在Trump的就职演说中,有一段被主流媒体忽略的内容——火星。
他这样讲道:“我们将在星空中追寻我们的昭昭天命,我们将把美国宇航员送上火星,并在火星上插下星条旗。”
听到这段表述时,台下的马斯克做出如下动作和表情,被许多媒体评论为“露出疯狂的笑容”。
众所周知,马斯克的Space X公司长期聚焦于太空探索,除已商业化运营的“星链”系统外,深空探索正是其重点投资的项目,主要对象即火星。
马斯克本人曾表示:“下一个真正伟大的事情是在火星上建造一座自给自足的城市,并把地球上的动物和生物带到那里。”
除此之外,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麾下也有一家名为蓝色起源的私营航天公司,几天前刚刚将大型火箭“新格伦号”首次成功送入轨道——NASA表示已选择“新格伦号”执行其接下来的火星机器人任务。
从选举政治角度讲,Trump与这两位科技大亨的关系似乎并非仅限于技术合作,而是存在以火星探测为名给二人旗下公司拨款的嫌疑。
每一任总统通常都有自己结盟的财阀对象,有的是华尔街,有的是大型军工企业;从Trump的就职典礼来看,他显然更青睐与硅谷科技巨头保持良性互动。
当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当选总统Trump前往得克萨斯州,出席观看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重型运载火箭“星舰”的第6次试飞。
星舰英文名为SpaceX Starship(星船,通往星星的船),其最重要的应用场景就是登陆火星。它以极低的发射成本,实现历史排名第一的近地轨道有效载荷量。
火星是离太阳第四近的行星,也是太阳系中仅次于水星的第二小的行星,作为夜空中最亮的自然天体之一,从地球上用肉眼可以清楚地看到火星,现存最早的观测记录可追溯到古埃及。
1610 年,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使用望远镜对火星进行了首次详细观测。
1964年,美国成为第一个成功到达火星的国家——“水手4 号”太空船进行了火星飞越。
截至目前,共有8辆火星车被送往火星,其中7辆成功登陆,1辆坠毁。
-
火星2号:苏联,1971年11月27日坠毁于火星。
-
火星3号:苏联,1971年12月2日成功登陆,工作约20秒后与地球失去联系。
-
-
-
-
-
-
祝融号:中国,2021年5月15日随天问一号着陆器成功登陆,当月22日驶上火星表面,设计寿命为90天,工作一年多后因沙尘覆盖太阳能电池板未能唤醒。
一般来说,探测器飞到火星的时间为6个月至8个月(载人飞行时间要加长,人无法承受太高加速度),而往返火星的旅程还要额外多出三个月,因为需要等待地球和火星处于合适的位置才能启动返回的旅程。
火星的直径约为地球的一半,表面呈现为橘红色,地表广泛分布着氧化铁。火星南半球是古老、充满陨石坑的高地,北半球则是较年轻的平原。
中国“祝融号”火星车拍摄的火星表面。火星是沙漠行星,地表沙丘、砾石遍布,大气稀薄寒冷,且沙尘暴频繁。火星上几乎所有的水都以极地永久冻土层冰的形式存在,少量以蒸汽的形式存在于大气中。
火星距离地球的最近距离约为5500万千米(地球到月球距离仅38万公里),最远距离超过4亿千米,体积约为地球的15%,质量约为11%;其大气以二氧化碳为主(占比95%),既稀薄又寒冷。
以直径、质量、表面重力等指标来说,火星约介于地球和月球中间。
其直径约为地球的一半、月球的两倍,质量约为地球的九分之一、月球的九倍,表面重力约为地球的38%、月球的2.4倍。
火星上的一天时间与地球大致相同,为24.6小时;与之相较,月球的一天相当于地球上的一个月。
目前尚未发现火星上存在生命的决定性迹象——相关实验多为在地球上模拟火星环境进行验证,不过科学家们普遍认为它可能曾经适合某种类型的生命居住,比如微生物。
实际上,迄今为止还没有科学家能够彻底检查来自火星的物质,因为还没有人带回火星表面的样本在地球上进行分析。
现阶段对火星的所有科学分析都是远程进行的——通过安装在着陆器和火星车上的仪器采样分析。
由于火星位于太阳系的“宜居带”,同时有若干证据证明火星曾拥有类似地球的环境以及丰富的资源,故探索火星成为各国研究的重点,中美均有载人登陆火星的计划。
探测发现火星两极有冰冠存在,会出现季节性水汽和类似地下水涌出的现象(地表没有稳定的液态水体),科学家推火星历史上有可能曾被大面积的海洋、湖泊及河流覆盖。
位于火星北极附近Frouin陨石坑底部的一块冰。有研究人员认为,火星水资源位于地表以下11公里至20公里处,液态水储量远超此前估计,这一储水层可能是火星生命的“避难所”。
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近日刊登一篇文章,谈到了Trump的“火星占领”计划,文章中称:
“总统的讲话表明,火星在未来几年的议程中可能会发挥更核心作用,但除非增加NASA的预算,否则优先考虑火星任务可能会影响其他活动,例如重返月球计划。
事实上,火星的科学和战略价值的确远大于月球,它是除地球之外最明显的人类有可能在某种程度上独立于我们母星生存的星球。
二十多年来,NASA一直在研究将样本从火星送回地球的可能性。2022年,美国国家科学院建议‘美国宇航局这十年机器人探索工作的最高科学优先事项,应该是在可行的情况下尽快完成火星样本返回’。
这一计划预期将在2030年代中期完成,而中国可能会在2031年左右将其样本送回地球,比NASA早几年。”
“祝融号”火星车与着陆器在火星表面的合照,由其释放的一台分离式相机拍摄。
CSIS文章认为,探索火星远比探索月球重要,虽然今天人类无法在火星表面独立生存(在火星上生存需要的设备水平与在月球上生存相似),但相较于月球,火星上存在创造更宜居环境的关键物质基础。
这些物质包括化合物、冰冻的水、能源(如太阳能和地球化学)以及类似地球的物理特性。
如果人类希望开辟另一个不是地球的居住地,那么没有比火星更好的地方了。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