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系解读:2025 年股市有牛市吗?
在投资领域,关于牛市的讨论总是热度不减,今天咱们就来佛系地聊一聊 2025 年是否会有牛市。这个话题很容易引发各种阴阳怪气的言论,但不可否认的是,很多人确实缺乏前瞻性。
回顾过去:那些被嘲讽的正确预判
还记得 2019 年,当时我就提出房价已经不值得投资,到了 2021 年又明确指出房价的转折点到了。事实也正如所料,从 2021 年开始房价一路下跌,跌回了 2019 年的价位。然而,在 2019 年和 2021 年,只要敢说房子不好,迎接而来的必定是一片嘲讽,这种嘲讽甚至持续了好几年。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对股市的判断上。哪怕现在是 2025 年了,我说 2024 年是牛市,这句话也会招来不少嘲讽。但那些嘲讽的人可能并不知道,早在 2024 年年初,我就在圈子里画圈推荐了一些股票,像中车、海控、人保、新华、浦发等,很多涨幅达到了 60%,工农、华夏、山高、沪宁、青岛港等也有 50% 的涨幅,中建交、海油、神华、交建、中核、唐山港等涨幅更是超过了 40%。可奇怪的是,你在指数上却看不出来这些涨幅,这是为什么呢?
深入分析:时代变了,只有结构牛市
从去年开始,我就一直在解释这个现象。在如今这个时代,已经没有全面牛市了,有的只是结构牛市。指数往往会掩盖个股的涨幅,从指数上看可能波澜不惊,但那些早察觉到市场变化的人,却能偷偷赚钱。
展望 2025:结构性牛市依然存在
放弃全面牛市的幻想
如果在 2025 年,你还幻想着全面牛市的到来,那还是趁早打消这个念头吧。以现在信息传播的速度,如果真的出现普涨行情,最后很可能会像国庆后那样,狂热过后只剩一地鸡毛,这是国家和投资者都不愿意看到的。所以,全面牛市基本是不会出现了。
结构牛与普通人的机会
但没有全面牛市,并不意味着没有结构牛,而普通人的机会也正藏在这结构牛当中,这正是本期视频要重点探讨的内容。接下来,我将用逻辑来为大家分析。
回看 2024:哑铃型投资策略的成功
在 2024 年,我给粉丝圈子里的建议是采用哑铃型的投资策略,而这一策略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
哑铃一端:国有估值重构
-
政策驱动的估值修复 :国有股估值修复是国家级战略,目的是扭转国际资本对中国资产的长期低估。这就好比 2015 年国企改革对蓝筹股的拉动效应,而且此次的力度更强、持续性更明确。
-
利率下行倒逼资金入市 :早在 2024 年初,我就预测全年利率会大幅下行,结果也确实如此,存款利率跌破了 2%,余额宝收益不足 1.5%。低利率环境下,必然会倒逼储蓄搬家,资金流入股市。
-
险资长期配置需求 :保险资金由于负债压力,必须要加大股票配置。从中报上也能看出,险资确实在大幅加仓,这也验证了我的预测。
-
哑铃另一端:新质生产力 :这一侧在 2024 年也得到了验证,整个 2024 年的投资成果,不是运气,而是对市场底层逻辑的准确把握。
2025 年的确定性逻辑
-
政策面 :国九条强化了分红要求,央企市值管理纳入考核,政策红利持续释放,这为市场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
资金面 :利率将会长期低位运行,存款搬家趋势不可逆,而且我预判增量资金规模要超过 2024 年,资金的流入将为股市注入活力。
-
机构行为面 :在我的粉丝圈子里,我反复强调各机构的行为会在一定范围内带来机会,这些机会值得我们关注。
-
科技创新的必然性 :在最近四年,我国在无人机、人型机器人、AI 等新兴领域全面领先,这说明科技创新对我国来说不是偶然,而是必然。这代表着我国的教育体系和市场体系在集中释放多年积累下的成果,大交卷的时期到了,某些领域很可能即将爆发。
2025 年的投资建议
综上所述,2025 年依然会是结构性牛市。如果你不钻研、不关注,就会被指数所迷惑,觉得股市没有机会。对于 2025 年的投资,我依然建议采用哑铃型的投资策略。不过,关于哑铃两端具体应该投资什么范围,这里就不在视频里详细说了。毕竟在现在这个社会,主动提建议的说不定还会被嫌弃爹味重。如果真想了解的话,你会知道在哪里可以看到,那就是珍大户的经济圈。
在投资的道路上,保持前瞻性至关重要,不要被一时的表象所迷惑,深入研究市场逻辑,才能在股市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机会。
发表回复